第十六章 人生-《王阳明心学智慧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佛祖笑着摇了摇头:“你觉察到了生命的短暂,但只看到生命的表象而已。”

    弟子们面面相觑,一脸茫然。这时,一个烧火的小弟子怯生生地说道:“依我看,人的生命恐怕是在一呼一吸之间吧!”

    佛祖听后连连点头。

    故事中各位弟子的不同回答反映了不同的人对生命的态度。有的人是惜命的,希望生命能够长久,这样自己才能享受更多的荣华富贵,正是因为如此,才会有那么多帝王将相苦寻长生之道,但是无论是谁都无法改变生命终究会终结这一事实;世间的人是有贪欲的,又是有惰性的,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争名夺利的事情发生;而人又是向上的,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珍惜光阴,从不松懈,却身心俱疲地生活着。

    生命在呼吸的一瞬间,既是自己,又不是自己。死亡是短暂的,人们在活着的过程中要时时更新自我,不眷恋旧我,不追悔往昔。人们只要了解了生命的真谛,生命的长短就不重要了。生命之旅,有时即使短如小花,人们也应当珍惜这仅有的一次生存的权利。要想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,我们理应在有限的时间里,去努力绽放生命的花朵。生死也是人生的一个大学问,只有一个真正善其身的人,才能够主宰自己的生命,才能够善其死。也正如王阳明所推崇的那样:只要还有一丝贪生怕死的念头,就难以心安,就难以“致良知”。

    一心为善,生死各安天命

    今使之“夭寿不贰”,是犹以夭寿贰其心者也。犹以夭寿贰其心,是其为善之心犹未能一也,存之尚有所未可,而何尽之可云乎?今且使之不以夭寿贰其为善之心,若曰死生夭寿皆有定命,吾但一心于为善,修吾之身以俟天命而已,是其平日尚未知有天命也。事天虽与天为二,然己真知天命之所在,但惟恭敬奉承之而已耳。

    在王阳明看来,现今要求人不论长寿还是短命始终如一,是由于还有人因为寿命有长有短而心生杂念。因为寿命有长短之分而三心二意,这说明他为善的心还不能始终如一,不能存养自己的良知,更谈不上“致良知”。人们应不因寿命长短而改变为善之心,也就是说,生死夭寿都有定数,我们只需一心向善,修养我们的身心来等待天命的安排,这主要是因为人们还不知道天命。事天虽然尚未与天合而为一,但已经知道恭恭敬敬地去承受天命了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里的为善不是指狭隘地做善事,而是指恢复内心纯明的心体,即良知。

    然而,大多数人不明白这个道理,依旧存有贪生怕死的念头,以长寿为乐,以短寿为苦,竭尽所能地想延长自己的寿命。也就是说,人们总是过于注重生命的长短,而忽略了生命的过程。其实,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短,而在于体验生命过程中的酸甜苦辣。

    庄子在《逍遥游》中说道:“朝菌不知晦朔,蟪蛄不知春秋,此小年也。”意思是说,树根上的小蘑菇寿命不到一个月,因此它不理解一个月的时间是多长;蝉的寿命很短,生于夏天,死于秋末,它们自然不知道一年当中有春天和冬天。它们的生命都是短暂的,然而,这些生命即使活了几秒钟也觉得自己活了一辈子,因为它们有自己的快乐。人生也是如此,既然我们无法掌握寿命的长短,那么至少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,让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,变得更快乐。

    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,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《道德经》时,一个年逾百岁、鹤发童颜的老翁到府衙找他。两人在府衙前相遇,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围观。

    老翁对老子略略施了个礼,有些得意地说:“听说先生博学多才,老朽有个问题想向您讨教。我今年已经106岁了,说实在话,我从年少时直到现在,一直是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。与我同龄的人都纷纷作古,他们开垦百亩沃田却没有一席之地,修了万里长城而未享辚辚华盖,建了房舍屋宇却落身于荒野郊外的孤坟。而我呢,虽一生不稼不穑,却还吃着五谷;虽没置过片砖只瓦,却仍然居住在避风挡雨的房舍中。先生,是不是我现在可以嘲笑他们忙忙碌碌劳作一生,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呢?”

    老子听了,微微一笑,吩咐府尹说:“请找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来。”

    老子将砖头和石头放在老翁面前说:“如果只能择其一,仙翁您是要砖头还是愿取石头?”

    老翁得意地将砖头取来放在自己的面前说:“我当然择取砖头。”

    老子抚须笑着问老翁:“为什么呢?”

    老翁指着石头说:“这石头没棱没角,取它何用?而砖头却用得着呢。”

    老子又招呼围观的众人问:“大家要石头还是要砖头?”众人都纷纷说要砖头而不取石头。

    老子又回过头来问老翁:“是石头寿命长呢,还是砖头寿命长?”

    老翁说:“当然是石头了。”

    老子释然而笑说:“石头寿命长人们却不择它,砖头寿命短,人们却择它,不过是有用和没用罢了。天地万物莫不如此,寿虽短,于人于天有益,天人皆择之,皆念之,短亦不短;寿虽长,于人于天无用,天人皆摒弃,倏忽忘之,长亦是短啊。”

    老翁顿然大惭。

    在老子看来,生命不在于长短,而在于有意义与否。而王阳明认为,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一心为善,保有自己纯明的良知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10年、20年……50年,乃至一生庸庸碌碌、畏畏缩缩而活的人,不如一年、一月乃至一日而活得有意义的人。只要生命曾经绽放过光芒,这一生就已值得,生、死已无关紧要了。活到一百岁,和只活到30岁、20岁的人,根本上并没有什么差别。虽然,前者多活了几十年,后者少活了几十年,但,这只是人们观念上的感觉与执着,对于认得生命意义、清楚宇宙真谛的人来说,即使存在得短暂也不觉得遗憾。正如王阳明所告诫人们的那样:“当生则生,当死则死,斟酌调停,无非是致其真知,以求自慊而已。”

    须从根本求生死,莫向支流辩浊清

    珍重江船冒暑行,一宵心话更分明。须从根本求生死,莫向支流辩浊清。久奈世儒横臆说,竞搜物理外人情。良知底用安排得?此物由来自浑成。

    王阳明在《次谦之韵》一诗中感叹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从身外之物中寻求生死的道理,自古以来的帝王将相执迷于长生不老药就是如此。忽略了从自己本身的良知去寻获生死的真谛,实在是舍本逐末啊。

    而人们之所以害怕死亡,就是因为人们将死亡当作一次未知的不可掌握的旅程,说到底,还是人们渴望拥有、害怕失去的欲望在作怪。因此,大多数人都是轻死贵生的,俗话说“好死不如赖活着”就是其典型表现。

    庄子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。

    丽姬原本是一个民女,因为皇宫选宫女,她被选中,最后还成了皇后,享尽荣华富贵。她在回想当初被选中的情景时说,那时她在家里哭得一塌糊涂,情形悲惨,现在看来反倒觉得当初自己是多么荒唐、愚蠢、无知。

    庄子借丽姬的典故来比喻人对待生死的态度,人们惧怕死亡就像丽姬当初惧怕进宫一样,既然我们不知道死亡之后会发生什么,又何必面对死亡而哭泣?

    清朝顺治皇帝曾说:“未曾生我谁是我?生我之时我是谁?长大成人方是我,合眼朦胧又是谁?”未出生当然不知道自己是谁,从娘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知道自己是谁吗?唯有慢慢长大后才清楚地意识到这个“我”的存在,等往生闭上眼后,请问自己又是谁?�在佛家看来,死去的只是人的躯壳,真正的生命则是绵延不断的。人有生老病死,所以“生,未尝可喜;死,也未尝可悲”。这便是佛教对于生死的看法。�

    佛陀的弟子总是问佛陀:“佛死了都到哪里去了呢?”佛陀总是微笑着,保持沉默。�但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被提出来,于是佛陀对弟子说:“拿一支蜡烛来,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了到哪里去了。”�弟子急忙拿来了蜡烛,佛陀说:“把蜡烛点亮,然后拿来靠近我,让我看见蜡烛的光。”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的面前,还用手遮掩着,生怕火被风吹灭,但佛陀训斥弟子说:“为什么要遮掩呢?该灭的自然会灭,遮掩是没有用的。就像死,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。”�接着佛陀就吹灭了蜡烛说:“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哪里去了?它的火焰到哪里去了?”弟子们你看着我,我看着你,谁也说不出来。�佛陀说:“佛死就如蜡烛熄灭,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,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了,和火焰熄灭一样道理,佛死了,他也消灭了。他是整体的一部分,他和整体共存亡。”�

    佛陀的用意在于告诫世人:死亡就是死亡,想那么多做什么呢?

    在此,我们不由得想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著名论断——向死而生。对于一个生命群体来说,它的死,是为了更好地新生。就像新陈代谢,旧的、老的死去,换来新的、进步的诞生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这个死不是无谓的,而是有价值、有意义的死,是为了更好地新生的死。

    关于死亡、存在和重生,中国历史中有太多这样的传说,比如凤凰涅槃,不死鸟等;在战场上还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典故,“有志者事竟成,破釜沉舟,百二秦关终归楚”这几句形容的就是项羽早年的英雄事迹。

    尽管涅槃和重生只是一种传说,但是从哲学意义上来讲,生就是向死而生,死就是向生而死。一个生命死了,但是很快就有另一个生命来到世间,生生死死,绵绵不绝,恰如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”。

    你如果用一种超脱、达观的态度去面对死亡,把死亡当作一次再生的机会,人生不过重来一回,就能减轻生的压力,活得逍遥自在。当你明白了这点,你就做到了王阳明所说的“从根本求生死”,也就对生死无所畏惧了。

    空灵而不糊涂

    “虚灵不昧,众理具而万事出。”心外无理,心外无事。

    王阳明认为,让心空灵而不糊涂,各种道理存于心中,万事万物就会呈现出来。这其实是说,在人的本心之外没有什么天理,离开了人的本心,也就没有事物。

    佛家常劝诫世人:要想让心灵充盈欢乐,首先要让心灵清明空灵,拂拭心上的积尘,不为外物所动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抛却人生的烦恼和苦痛,方能悟得空空大道,获知欢乐幸福的人生境界。

    无论是王阳明的“空”,还是佛家的“空”,都不是一无所有的虚空,而是包含了极其深刻的意义,即王阳明所说的让心空灵而不糊涂。一方面,“空”是指万事万物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,因此,要求我们达到一种无我——消除个人私欲的境界;而另一方面,“空”也是“不空”,无论是儒家圣人还是佛学大师都讲究点化世人、普度众生,因此,它是一份救世的事业。由此来看,“空”的意义在于让我们以无我的精神去从事世间的种种事业。

    对于“空”的意义,有人作了更形象的比喻:“空”是“0”,0本身什么都没有,但若将0放在1的后面,则成为“10”;若将0放在10的后面,则成为“100”;放在100的后面,则成为“1000”……可以无限地增加。由此可知,一个“0”,你说它没有用,它却能生起大作用。“空”也是如此,“空”好似什么都没有,其实,它存在于宇宙世间,并且能包含万物。

    佛陀在灵山会上,出示手中的一颗随色摩尼珠,问四方天王:“你们说说看,这颗摩尼珠是什么颜色?”

    四方天王看后,各说是青、黄、红、白等不同的色泽。

    佛陀将摩尼珠收回,张开空空的手掌,又问:“那现在我手中的这颗摩尼珠又是什么颜色?”

    四方天王异口同声说:“世尊,您现在手中一无所有,哪有什么摩尼珠呢?”

    佛陀于是说:“我拿世俗的珠子给你们看,你们都会分辨它的颜色,但真正的宝珠在你们面前,你们却视而不见,这是多么颠倒啊!”�

    佛陀的手中虽然空无一物,但就像苏轼的诗句所说:“无一物中无尽藏,有花有月有楼台。”正因为“空无”,所以具有“无限的可能性”。佛陀感叹世人“颠倒”,因为世人只执着于“有”,而不知道“空”的无穷妙用;世人总是被外在的、有形的东西所迷惑,而看不见内在的、无形的本性和生活,而那才是最宝贵的明珠。

    有人说:“空是佛教的X光。”其实,这句话应该改为“空是人生的X光”,因为宇宙世间的任何一样东西,都要经过“空”加以透视,然后才能体认它的本相。
    第(2/3)页